4月24日下午1点,第十四届大学生课外创新实验竞赛活动暨土木科技月岩土工程组决赛于我校犀浦校区X4132举行。本次竞赛由土木工程学院科创中心承办,并有幸邀请到土木工程学院袁冉、李琼林、魏江涛、常志旺四位老师担任评委。


本次竞赛的赛题为“已有支护的基坑开挖”,要求参赛小组制作的支护模型能够承受一定的堆载荷载作用。经过初选,共有9支队伍进入最后的角逐。
此次比赛由陈述答辩与实际加载两部分构成。
答辩开始前,袁冉老师向参赛的同学们表示肯定与支持,并鼓励各位同学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答辩正式开始,各个小组分别派出一名组员上前递交模型的结构设计计算书,并结合ppt对本小组支护结构模型的设计理念、分析计算过程与模型的创新之处进行介绍,各位评委老师依据同学们的介绍提出了一些关于模型设计思路与计算方面的问题,然后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经验指出各小组支护模型的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思路。同时,告诫各位参赛选手,每一个结构的设计都应该有理论与计算作为支撑,只有这样,最终的模型才可能达到原本设想的强度。

答辩结束后,比赛进入最后的实际加载环节,各小组带上自己的模型来到四教中庭,按照比赛流程将支护板两侧填满沙土,安装好测量装置,挖去一侧沙土的同时撑入支护锚杆。支护安装完毕后,于另一侧沙土之上堆加荷载,并由科创中心相关的负责人员对荷载的大小进行记录,以此对支护的强度做出判断。


下午5:30左右,比赛圆满结束,比赛结果近期将于学校官网公布。在此次比赛中,各组参赛选手展现出了自己扎实的基础知识与敢于创新的精神,反映了土木学子追求进步,勇于实践的态度。预祝此次比赛的各位参赛选手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最后,特别鸣谢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对本次大赛的大力支持。
来源:土木新闻中心 文:黄宇翔 图:安克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