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下午2点,第十四届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验竞赛活动——土木科技月道路组竞赛在x4152准时召开,到场的评委老师有丁海波老师、战友老师和李龙老师。

本次比赛以“道路混凝土的透水性”作为选题背景,旨在更好地应对城市中复杂的排水环境,保障道路交通的高效性和行驶的安全性。为此,现场参与答辩的12个小组针对道路混凝土的制作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各个小组分别从设计理念、选题背景和试件制作等方面展开答辩。答辩结束后,工作人员在评委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向柱体中均匀注水来模拟实际降水。评委老师根据试件的透水时间,逐一判断各实验小组圆柱试件的透水系数。

在本次竞赛中,各小组不仅在混凝土透水系数相关方面取得创新性突破,更在有关混凝土的建设方法、使用理念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有的小组在水灰比、浆料量上总结了一套全新方案,有的小组在混凝土制作流程与后期养护上取得了不凡进展,有的小组在对未来海绵城市的建设上提出了自己的展望。
特别在形象设计方面,各小组巧妙地将自己的实验构想绘制在圆柱混凝土试件上,如B011小组将道家传统文化的理念与新型材料结合起来,意在体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让原本灰白暗淡的混凝土试件变得灵动有趣。


至此,土木科技月道路组竞赛圆满结束。此次比赛不但展现了交大学子对学术建设的精益求精,还体现了同学们之间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队合作精神,整场比赛的顺利举行更离不开工作人员的耐心细致和评委老师的公平公正。在此,由衷祝愿参赛的同学们都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来源:来源:土木新闻中心 文:李卓远 图:李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