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2011-03-16 11:16:36 来源:组织部 分类:理论研究学习 阅读量: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总结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本经验,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要求,明确提出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战略任务。这对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正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们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才能使中国面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就在于它始终同中国国情、时代特征和群众实践紧密结合,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变成党和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

马克思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实践的,不是空洞的而是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必然表现为普遍与特殊的统一,也就是说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实践中有不同的形式,因而呈现出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广大的群众性。民族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一个特征,一定民族的历史实践实际上可以成为“整个历史的一面镜子”,民族性奠定了思想理论的生长土壤。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另一个特征,它标识着历史规律、历史趋势、历史潮流的显著特征,表明了思想理论的先进程度。群众作为具体实践的主体,群众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又一特征,它是理论的社会根源,显示着理论的智慧源泉和立场倾向,决定了理论的政治属性。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这种民族性、时代性和群众性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之中,由此决定了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理论。把握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实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途径,与中华文化的交汇、汲取其中蕴藏的智慧和养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时代化既包括内容和形式的时代化,也包括语言和话语体系的时代化。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必须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积极回应时代挑战,创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范畴、新论断,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语言,用适合当今社会的表达方式,更好地阐明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重大问题的主张和看法;就必须运用最新的科学思想和科技成就拓宽马克思主义视野;就必须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一切有益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大众化是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和最终归宿,也是创新理论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大众化不仅是表达方式问题,也是根本立场、根本观点问题。它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要求和体现,是我们党群众路线的要求和体现。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使马克思主义的应用和表现都带着中国的特点和特性,深刻揭示中国具体实践的规律性并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在这个有机统一体中,中国化是核心,是统领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总原则、总要求;时代化是关键,是展现中国化和大众化科学性与先进性的重要标识;大众化是基础,是拓展中国化和时代化深度与广度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要紧紧围绕中国化这个核心,牢牢抓住时代化这个关键,不断夯实大众化这个基础,实现三者的整体全面推进、深化协调发展。

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状况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是否坚强有力、党的执政使命能否有效履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肩负起民族复兴历史使命的思想理论保证。

只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能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振兴中华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和最鲜明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凝固的、封闭的,不是“一经发现就只要熟读死记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着的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要发展,就必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相结合、与群众相结合,也就是必须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离开了这“三化”,马克思主义就不是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就无法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就无法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变成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力量。对于我国来说,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在长期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历史地形成并不断得到巩固的,同样,马克思主义也是在长期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从而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这是我们党成立88年的实践证明的科学真理。

来源:组织部